騰沖國殤墓園附近花圈壽衣店 |
發布人:花圈網 發布于: 2020/4/6 8
|
國殤墓園位于疊水河瀑布一側山坡上,面積一萬多平方米,全園由大門、忠烈祠、烈士墓、紀念塔及園林等建筑組成,從山麓到山頂,主體建筑采用中軸對稱臺階式布局。為二戰時為光復騰沖而壯烈殉國的中國遠征軍九千烈士的靈魂棲息地,于1945年6月建成。因其厚重的歷史背景和所蘊含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成為了一處聞名于世的人文景觀。
國殤,指死于國事者。源自屈原《九歌·國殤》篇,原文是祭祀為國犧牲的將士的詩歌,詩歌熱烈歌頌了他們的英雄氣慨和壯烈精神。
1941年12月,日本軍國主義者發動太平洋戰爭,在短時間內相繼占領東南亞各國。為截斷我滇緬公路國際通道,日侵略軍于1942年5月3日侵人中國畹叮,5月10日占領騰沖。在其后兩年時間內,對騰沖進行了瘋狂的燒殺搶掠,據統計,騰沖一地死于日軍屠刀下的民眾達13000多人,毀9個農村市場,9座大橋,搶糧6000多萬斤,拉走大牲畜5萬多頭,還有大量的公私財產及文物被掠走,一座千年文明古城淪為了人間地獄。
1944年5月中旬,國民黨遠征軍以二十集團軍六個師的兵力強渡怒江穿過高黎貢山天險向敵人據點進攻,血戰奪取南、北齋公房。從8月2日起,我軍以四個師的兵力在空軍配合下乘勝攻城,激戰41晝夜,于9月14日光復騰沖。從強渡怒江到攻破騰沖,歷時4個月,大小戰斗40余次,斃敵軍官100余員,土兵6000余名,并繳獲大量武器及軍用物資。戰役中,我抗日勇士共陣亡9168人,傷10200余人,騰沖民眾隨軍作戰陣亡及赴義死難者633余人。
為紀念和緬懷死難烈士,李根源先生倡導修建烈士墓園。陵園于1944年冬開工,落成于1945年7月7日蘆溝橋事變八周年紀念日。
步入墓園大門,頭頂松柏森森,地上碧草萋萋,一派肅穆氣氛,墓園大門門額上刻"騰沖國殤墓園"六個大字,為李根源先生手書。大門左側有一高約1米的"倭冢",內埋有日軍尸骨一具,周圍高大的松柏與這"倭家"形成強烈對比,象征烈士精神萬古長青與侵略者的可恥下場。循林蔭便道行百米,可見一高臺,迎面碧血千秋四個大字赫然奪目,為將中正題、李根源書。高臺之上便是墓園主體之一的忠烈祠。"忠烈祠"匾額為于右任先生所書,桐前有《騰沖忠烈祠碑》,記述了戰斗始末和建園緣由。忠烈詞
臺基正面的中央勤石上,有蔣介石題、李根源手書"碧血千秋"四個大字。祠堂兩壁的石碑上刻有抗日陣亡將士9168人名錄,及國民黨高級軍政要員何應欽、衛立煌、孫科、陳誠、龍云等寫的檻聯、挽詩、悼詞。祠旁廂房內陳列著274幅收復騰沖時的實戰照片。
忠烈祠后,一峰突起,舊名小團坡。山頭蒼松翠柏間,一座用騰沖特有的火山巖雕鑿砌筑的玄色方身錐頂高塔直插云天。塔身正面書遠征軍第二十集團軍克復騰沖陣亡將士紀念塔;塔基正面刻有將中正題、李根源書民族英雄四個大字,其余三面為騰沖抗戰紀要銘文。小團坡整山俱為烈士冢,這里安葬著在整整42個晝夜的攻城血戰中壯烈犧牲3,346員將士的忠骨。
李根源先生為"國殤墓園"賦詩曰:八年浴血抗天驕殺氣如云萬丈高,寫就一篇新戰史留將百世告同胞
作為我國規模最大、保存也最完整的抗戰時期正面戰場陣亡將士紀念陵園,國殤墓園自80年代修復、充實并開放以來,以其獨特的歷史價值與強烈的震撼力、感召力為海內外所共崇,前來拜謁憑吊者絡繹不絕。
花圈網經營網上預定花圈、花籃、花束訂購等,鮮花花圈,鮮花花籃,葬禮胸花,花圈挽聯等商品。支持電話訂購或者網上下單專車專人送貨,花圈速遞省時省力,花圈網花圈店以多年的工作經驗專業代寫花圈挽聯,如有需要請來電咨詢,我們會將您的親情傳遞。騰沖國殤墓園附近花圈壽衣店鮮花速遞帶給人們的好處體現在很多方面,網上訂購鮮花能夠節約我們很多時間,在價格上還能夠實現一些優惠的方式。互聯網的發展為鮮花速遞帶來了更多的生存空間。我們在選擇訂購類型時候要從價格上、性價比上進行綜合的考慮。
|
此新聞已被瀏覽 385 次
花圈店原創首發:http://www.www.phyong.cn/news-12580.html
手機版訪問:騰沖國殤墓園附近花圈壽衣店
|
相關資訊:
· 古風-悼祖父母文
· 遼源東遼花圈店,東遼訂花圈,喪事白事花籃預定代送服務
· 通用挽聯 - 挽聯 - 葬禮花圈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