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奠花籃 黃色
挽詩
挽詩,是用于哀悼與祭奠的詩句。挽詩以抒情為主,以情動人。
一、挽男喪詩(五律)
大雅今搖落 如君竟不留 星沉處士里 月冷庾公樓
圖史堆遺案 山川感舊游 愿言他日事 清白是箕裘
雙桂連庭樹 依然舊草亭 屋梁余落月 書帙亂流螢
哀感鄭公里 光沉處士星 故人驅白馬 揮涕問遺經
推敲時已盡 騎鶴上西天 工部驚才捷 青蓮嘆筆妍
交情生與死 故舊直而賢 咳唾聲雖杳 精神萬古傳
二、挽男喪詩(七絕)
子夜詩星墜刺桐 云天暗淡泣秋風 修文赴召何其早 促膝終難話素衷
仗譽三臺筆一枝 交從壇坫樂無涯 開春幾日忽聞耗 天喪斯文世共悲
宏揚詩教盛蓮瀛 蒞會聯吟秉至誠 噩耗倏傳悲化鶴 漫天凄雨卷銘旌
壇坫猶傳古樸風 刺桐此日尚追崇 猶懷白纻盟鷗日 為放湘簾挹韻紅
歲月匆匆別一年 故人趨拜墓門前 只今魂魄游何處 遺像瞻時益愴然
三、挽男喪詩(七律)
一代風流羨使君 少微詎意竟沉淪 剡溪何處尋高士 燕市而今去酒人
月照疏簾詩思健 花飛滿徑客過頻 騎箕豈踐桃源約 風雨迷離未許親
文星昨夜殞江湄 綠綺聲凄失子期 六秩四齡終壽考 一朝千古使人悲
音容已杳看遺物 謦欬無聞讀挽詩 薦罷生芻雙淚落 仙凡從此永分離
正期觴祝老詩翁 忽報壽星沉海疆 碧落心兵歸倦客 滄江淚雨絞柔腸
長留清節傳千古 忍向凄風醉一場 云暗南天悲此日 哪堪再失魯靈光
甘棄塵寰大夢醒 臨江望斷哭詩盟 斯文淪沒天同悼 隔世分飛鳥亦驚
猛憶至言從此絕 更堪孤憤痛難平 壇壝風浪猶昏黑 何物泉臺慰老兄
回憶前塵感萬千 同師共學在華年 蠢愚黯昧吾居后 穎悟聰明君占先
擲果盈車成往事 獻芻稽首痛今天 交情一世渾如夢 叩罷英靈益愴然
孜孜敬業瘁廉貞 又弱洄瀾一老兵 耿介長持和藹色 陽剛輒作不平鳴
乘時激濁猶談笑 際會安貧自守成 鬢發微皤腰腳健 修文何以悖常情
創立濤聲社譽隆 以詩會友仰高風 基津覽勝精神滿 蘇澳掃途氣色空
七四人生終意外 三千客吊慟心中 從今寶島開吟會 遍察詞場少一翁
悠悠往事盡成煙 默默無言思惘然 一片冰心歸素抱 終身微尚守青氈
案頭卷帙香猶在 壁上畫圖色自妍 長憶聯吟秋夜韻 低眉重讀落花箋
譽滿雞林學繼邕 忽傳兇訊失元龍 霸才已渺川流咽 大雅從茲筆力封
藝苑千秋垂道范 騷壇一代仰儒宗 望風憑吊凄涼甚 無復溫言淚濕胸
四、挽女喪詩(七絕)
一樹瓊花留儷影 滿庭明月照雙清 此情可奈成追憶 愁絕哀弦第一聲
人欽母范女中魁 麟鳳滋培盡俊才 福壽全歸榮四代 桂蘭齊郁譽三臺
龍泉聽竹萃詩人 往事如煙感慨頻 凄絕吟魂扶不起 木樨風里賦歸真
哪堪卒讀斷腸箋 對影神傷劇可憐 是血是詩還是淚 仰空渾欲問蒼天
莫問瑤華舊鏡臺 幾回凝睇費疑猜 最難修到神仙侶 何是天公竟妒才
深情李趙眷如仙 大海驪珠共探研 今日藝壇傳韻事 高齋曾亦擁千聯
慈萱香杳慈天淚 寶婺光沉動地哀 赴召瑤池儀永在 鸞輿應駕佛班排
五、挽女喪詩(七律)
九一高齡福壽臻 瑤池赴宴值三春 堂前雙哲均圭璧 膝下多孫具鳳麟
教子相夫留典范 和鄰睦族秉慈仁 嗟從曉丈歸真后 十七年違老孺人
玉度蘭儀播里閭 當年鐘郝果何如 殘燈掩映催刀尺 寒夜殷勤問起居
螺黛長藏春色暮 珮環空憶月明初 黃門此日腸應斷 憔悴無人挽鹿車
名門淑德重閨幃 靜里修真鶴發稀 禮佛自承仙掌露 流芬久著女箴書
平時玉度同霜潔 往日詩心與月輝 乞苑早膺三鳳首 金萱香溢滿庭除
虔叩靈幃發悼思 堪嘆兩老后先辭 故園草木凄悲日 寮里煙云黯淡時
塵榻空懸人不見 遺容高掛澤長垂 母儀足式芬彤管 和惠端溫謚允宜
素車丹旞出江頭 淑范云亡淚泗流 憶昔比鄰依孟母 至今罷社為王修
千秋冰操標彤管 一代芳儀并柏舟 海內一時推令德 誰知鶴馭竟難留
婺星晚夜隕長空 一束生芻拜殯宮 四德雍容班氏女 百年伉儷鮑家驄
疏燈夜映珠簾外 清磬朝參繡閣中 淑范而今誰得仰 寒鳥不斷咽悲風
噩耗驚聞二月天 痛嗟德曜未延年 相夫教子芳徽在 睦族親鄰懿范傳
八卦山巔安凈骨 小西村里泣哀鵑 繡幃香冷魂何去 歸作瑤池閬苑仙
六、挽政界喪詩
使君政績憩甘棠 話到騎鯨淚滿裳 鶴淚不堪秋夜聽 羊碑猶在客心傷
泉臺縹緲青磷暗 玉樹蔥籠浩氣長 獨愧生平期許意 至今搖落鬢毛蒼
磊落胸襟矍鑠身 不堪回首憶前塵 文章支契從詩苑 政績聲華振富春
古道同敦情自篤 寒齋屢過誼逾親 只今凄絕人天隔 一讀遺篇一愴神
七、挽軍界喪詩
十載郊原臥鼓鼙 一朝星隕渭城西 旌旗暗淡吳鉤冷 刁斗凄涼宛馬嘶
充國犁開千畝緣 析連家接五云齊 他年若得思雄略 姓氏還將麟閣題
江城昨夜殞星明 聲震軍門櫪馬驚 寰海烽煙資勇略 漫天風雨哭孤旌
金甌已著生前績 青史還垂身后名 寄語三軍齊努力 安邦定國享升平
八、挽工界喪詩
噩耗驚聞一惘然 生芻憑吊獻靈前 譽揚斯界齊翹首 功在良工孰比肩
處世不忘忠孝事 持家尤課子孫賢 而今遠隔陰陽路 徒嘆長無再會緣
耄齡聲譽更蒸蒸 道德文章兩達騰 管領風騷主瀛社 昌隆工賈惠親朋
德言功立誰人及 安信懷之眾口稱 十五年來承化育 追思血淚涌頻仍
九、挽學界喪詩
心肝底事竟拚嘔 遽爾修文赴玉樓 自昔聲名推北海 至今桃李滿東甌
謝家樹畔芝蘭秀 陶令庭前松菊幽 晨夕相依悲執紼 不堪重憶舊時游
天喪斯文古共悲 人生如夢渺難知 白眉自昔傳芳舉 黃絹由來羨好詞
親老胡違終養愿 兒孤偏棄及婚時 九原莫起西風里 哭到無聲挽以詩
十、烈士喪詩
一痛哭死君 乾坤正氣存 回天憑赤手 畢命在兇辰
能繼睢陽齒 應歸丁令魂 飄零惟有我 肝膽與誰論
相從患難慟余生 氣類凋傷暗自驚 一息尚聞關大計 九幽終覺惜微名
已危國事憑誰挽 未死人心有不平 薦辟荀韓吾不分 卻將熱淚慰泉明
十一、逝世周年紀念詩
音容雖已杳 道范式長留 永懷×夫子 天地念悠悠
青草湖邊草色青 三春展墓野棠馨 十年擾擾成何事 千古悠悠倘有靈
齊世謀猷增仰止 感時風雨益飄零 騷魂且莫嘆城廓 夕照蒼茫奠綠醹
蒼茫秋木百憂攢 展讀遺篇淚不干 弧影早驚鴻雁折 急聲虛聽鹡鸰難
親恩未及兄同報 世亂惟留弟獨看 一事黃泉堪告慰 天涯侄輩尚平安
十二、百歲冥誕紀念詩
萱齡躋九秩 稱觴未邀請 丁茲百歲期 哀歌樹欲靜
懿歟劉吳門 賢母孝思永 持家成忠勛 教子勵敦品
承先啟后昆 徽范垂規準 彤管待揚芬 婺輝耀無泯
文章事業兩堂堂 詩筆春溫天下香 不忍低回過故宅 萬千哀感意茫茫
葬我高山哭此翁 百年未見九州同 山花寂寂長為侶 翠山斜陽杜鵑紅
十三、挽姻親喪詩 哭先大人
一夜思親淚 天明也復收 恐傷慈母意 暗向枕邊流
哭伯兄
在昔皇天傾 覆卵無完理 兄不即身殉 感奮良有以
摩挲雙匕首 一夕再三起 千鈞重一發 恐復憂天只
荏苒歲月間 隱痛入骨髓 未堪仇人胸 抱疾忽焉死
尸床目不瞑 不繼非人子 尚有我親在 李壽汝莫喜
哭弟
復抱西河痛 遙知淚不干 可憐雙白發 誰與勸加餐
哭夫
公自垂千古 吾猶戀一生 君臣原大節 兒女亦人情
折檻生前事 遺碑死后名 存亡雖各異 貞白本相成
挽伯叔
憶昔陪游履 時看獨杖藜 中宵猶未寢 豪飲判如泥
畫艇煙巒出 藍輿花徑迷 衣冠藏岳麓 魂魄繞湖西
挽外祖
歲星昨夜落江城 畫閣凄涼野鳥鳴 喬木已成延世澤 奇花還發振家聲
清心不入重泉夢 厚德應垂千古名 門外素車來百輛 登堂含淚訴哀情
挽岳父
望岳云深轉盼空 曾偕斑錦舞輕風 敢嗟葭冷緣霜勁 獨念冰清向日融
秋浦聲凄黃葉里 寒江淚濺碧溪中 前驅執綿無由至 一束生芻附遠鴻
挽岳母
淑德由來播里閭 愁聞移掛在庭除 恭叨鳳卜期昌世 無復熊丸佐讀書
蓬島逍遙人返駕 云山迢遞客驅車 他年彤管標儀范 歐孟賢聲定可如
悼亡
愛難再得意全灰 檢點裙釵不盡哀 處處相思隨夢轉 回回痛哭到心摧
淚如泉涌人何在 恨似山排孰與開 環佩空衢傳絕響 月明魂魄儻歸來
挽妻
秋風蕭索響空幃 酒醒更殘淚滿衣 辛苦共嘗偏早去 亂離知否得同歸
君親有愧吾還在 生死無端事總非 最是傷心小兒女 呼娘無日不凄其
祭弟
哀電傷心似刃鋒 創痕深淺總難縫 音容宛在陰陽隔 生死何堪紙一重
挽詩,是用于哀悼與祭奠的詩句。挽詩以抒情為主,以情動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