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終:凡人初終,其家中男女皆哀痛哭泣,然后抬尸出中堂,放于涼床,用蚊帳罩之,親人輪換在旁守候。
2、訃告:一面發出書面訃告,一面派人到親友家口頭報知,俗稱報喪。
3、飾容:給死者飾容,俗稱裝身或穿壽衣。壽衣為單數,多少不等。有官職的穿官服,平民百姓穿普通服。
4、入殮:飾容后,舉尸入棺,俗稱入殮。舉尸時,孝子順抬死者之首。
5、成服:在服之人,遵例成服。五服,即按照親疏關系劃分的五等喪服,包括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
6、設奠及吊喪:喪家設奠,眾親友具香燭前來吊喪。其儀式一般為:將祭品放在靈前供桌上,然后燒紙點香磕頭跪拜,奠酒,作揖,恭立,然后再離去。
7、出殯及路祭:族戚友吊喪完畢,然后出殯。孝子雙手捧死者遺像或靈位牌,在服之人均哀哭送柩。在抬柩送葬路上的十字路口,孝子摔下頭頂上的紙盆,并將靈柩停下來拜祭,稱為路祭。祭畢繼續抬柩前行,到達墓地埋葬。
8、拜七及忌辰:從死之日算起,第一個七日為頭七,第二個七日為二七,第三個七日為三七,一直算到第七個七日為盡七。喪家逢七祭拜,稱為拜七。人死之日為忌辰,第二年的該日為頭周年,第三年的該日為二周年,第四年的該日為三周年。三周年后孝子除去孝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