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年宵大花蕙蘭統計數據的出爐,2013年春節前大花蕙蘭上市量同比增長了約15%。從這個數字來看,大花蕙蘭的擴容對年宵市場銷售并不會產生較大影響,然而2012年全年大花蕙蘭的上市量比2011年增長30%,有15%的非年宵貨增量眼下正在各地市場集中上市,能否在春節消費高峰來臨前消化掉?生產擴容對年宵大戰的成敗到底有多大影響?記者就此采訪了部分生產企業與經銷商。 最近在主產地云南,因前期高溫導致花期提前的大花蕙蘭集中上市,價格也開始迅速滑落。云南鴻達花行總經理李鴻飛說:“在昆明斗南花卉市場上,品質一般的產品每箭20元,品質稍好的也只能賣到每箭30元,這個價格連去年同期的一半都達不到,而且這個價格水平要持續近一個月。” 撇開因高溫提前上市的數十萬盆大花蕙蘭,其實春節前上市的產品還是有望達到與2012年宵相近的批發價格,但大家都擔心現在糟糕的市場行情會拖春節大花蕙蘭的后腿。而對于后市的價格走勢,生產企業和批發商卻表達了兩種不同的看法。昆明倚碧園花卉中心總經理張華友正在代銷多家生產企業的產品,他對后期市場漲價并不樂觀:“根據我們多年的銷售經驗,降價容易漲價難,花卉不是生活必需品,也不屬于剛性消費,價格忽高忽低,消費者完全可以不買單。現在紅色品種大量提前開花,到春節前極有可能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但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決定大花蕙蘭命運的不僅僅是年宵前的上市量,一些‘場外因素’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年宵花市場上,客戶的選擇有很多,沒有大花蕙蘭,大家可以買蝴蝶蘭、紅掌。”而很多生產企業則認為,市場價格由供需來調節,春節前只要產品供不應求,市場價格必漲。 在記者采訪過程中,經銷商們普遍反映,今年國產大花蕙蘭的品質顯著提升,特別是一些中小規模的種植企業,經過2年至3年的技術積累,產品品質在今年體現出很大優勢。記者從云南省花卉技術培訓推廣中心了解到,目前的這批大花蕙蘭生產骨干,絕大多數都有在外企當技術員的經歷,基礎非常扎實,而作為全國最大的大花蕙蘭產區,云南的生產非常集中,都圍繞在昆明周邊,因此從業者交流起來很方便,其中又有一些外企和本地龍頭企業,大家在技術上也不藏私,互相交往很頻繁,這些都促進了滇產大花蕙蘭的品質提升。 國產大花蕙蘭品質的提升無疑增強了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也在很大程度上擠壓了韓國進口產品的空間,這一點得到了廣東、山東等地進口大花蕙蘭銷售商的一致認可。在廣東從事花卉進出口服務多年的譚景亞告訴記者:“進口大花蕙蘭這幾年有一個明顯的下滑趨勢,今年廣東的進口大花蕙蘭業務很多都會轉到青島,業務量也會大幅萎縮,主要原因是去年進口大花蕙蘭的銷售情況不太理想,而今年國產大花蕙蘭的數量又在遞增,品質也越來越好,大家更不愿意做進口貨了。” 對國內生產企業來說,進口大花蕙蘭的萎縮無疑是一個利好消息,也給國產大花蕙蘭讓出了巨大的市場空間。在國內多個市場銷售進口盆花的劉冰告訴記者:“今年我和身邊的朋友都不看好韓國進口大花蕙蘭市場,現在國產貨的強勢大大擠壓了貿易商的利潤空間,很多人都不愿意冒著大風險賺小錢。從我現在得到的信息來看,今年韓國進口大花蕙蘭的規模肯定會縮減,我們預測至少會減少30%,而最終的進口量還是取決于2013年1月份的市場價格變化,只要市場稍有抬頭跡象,我相信還是有貿易商愿意嘗試。” |